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靖难之役1

问题,但张信一收到密诏,立刻就倒戈去给朱棣报信了!

他进燕王府的时候,朱棣还披着棉被烤火遛鹅呢,压根不理张信,把张信急得呀,说殿下你快别装了,皇上要来杀你啦!

这句话比什么药都好用,朱棣立刻甩开棉被站了起来,不疯了,抓住张信的手感动道:“你是我们一家子的再生父母啊!”】

朱元璋:“……”

为何那鳖孙的亲信,会给老四通风报信啊?

这还能叫亲信吗?

【也不知道朱允炆咋想的,还是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天下的人就不敢忤逆自己、背叛自己?这个张信他爹张兴原是永宁卫指挥佥事,还是徐达的老部下,之后张信继承其官职,移至普定卫、平越卫任职,也是洪武末年比较能打的青年部将之一。

洪武末年朱元璋夸过他,可能也是朱元璋给朱允炆事先挑出来备用的“军二代”,毕竟在当时老将都噶了。

但是朱允炆派人去干这种紧要事情的时候,就不知道背调一下吗?藩王虽不许结交文武官员,但咱们永乐大帝会那么乖嘛?他在北平当燕王的时候,连朝鲜、鞑靼、瓦剌等部族官员、使臣和他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啊,这种看着好像和朱棣没啥交情但实际上很有交情的人,在建文朝中可太多了。

比如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佐、都督佥事陈瑄这几个人都是朝中重臣,但是在靖难之役中,都在不同时段倒向了朱棣的阵营。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是最终形势所迫,但是史书中记载他们“从默相事机”,可以看出,他们在朱棣未起兵靖难之前已经有暗中联系,建文君臣的阵营在朱棣起兵之前就不是铁板一块。

而朱棣似乎很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很好的利用了朝臣的意见相左,争取时间,为靖难成功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而且由于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杀功臣,导致朝廷里文武大臣都心惊胆战,不仅武将人人自危,文臣也人心不稳。

但朱允炆对这一切还傻傻不知道。】

徐达再次心虚地缩了缩脖子:原来是部下张兴的儿子啊……总感觉他好像替燕王造-反培养了不少班底的样子……等等,什么叫皇上大肆屠杀功臣?随后徐达又想起来仙迹说自己好像是病死的,于是又浅浅地松了口气:幸好他命不够长。

但其他在场的武将可都哆嗦了一下。

朱元璋也很尴尬,捏了捏自己的手指,呵呵讪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得深吸了一口气,狠狠剜了眼又缩到朱标身后去的朱棣,转移火力:“咱明说了不许结交笼络大臣,你把爹的话全当耳旁风了是不是!还是你看着前头三个哥哥都死了,这心就大了!”

朱棣赶紧指天发誓:“爹,儿子哪里有这种心思,想必平日里也只是正经军务上打打交道罢了,绝无私交!仙迹也说了,他们也是形势所迫。”

朱元璋才不信!

他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可就是太聪明了啊!

或许老四早在他削减藩王护卫及俸禄的时候便预料到了新帝登基会处置皇叔,因此在那鳖孙稍稍显露-出一点对他的戒备后,他便开始防范于未然,暗中笼络朝中官吏为内援后手了!

但……这能说他的未雨绸缪错了吗?

换做是朱元璋自己,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时,视频中火把憧憧,八百勇士身着鲜亮的盔甲跪在燕王面前,朱棣也换上了亲王甲胄,骑在马上,他就像往常带领着将士冲锋时一般,高高举起了长刀,率先冲在最前面。

【得到张信告密以后,朱棣假意要主动交出燕王府属臣,将张昺和谢贵骗进燕王府直接杀了,包围燕王府的军士因群龙无首纷纷溃逃,之后朱棣便带着儿子、燕王府旧臣与八百人夜袭北平,很快攻破各大城门,顺利控制了北平。

而就在听闻朱棣一举拿下北平,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誓师靖难之后,周围被朱允炆调走移防的燕山各旧部又是什么反应呢?他们是主动替朝廷围剿燕王叛乱,还是坚守城池按兵不动?

都没有,他们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不顾生死,纷纷举起刀剑陪他们的旧主燕王造-反!】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巍颤颤地闭上了眼。

【那些被朱棣从军中小兵卒提拔、跟随他征战多年的部下们,听闻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们均没有丝毫犹豫,把全家乃至九族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披甲拾剑,一个接一个站到燕王身后,陪他对抗虎视眈眈的朝廷。

北平插上燕旗的那一天,布政使郭资、左参议孙瑜、按察副使墨麟、佥事吕震归附。

燕兵起北平,通州卫指挥佥事房胜立即以通州降。

燕军进蓟州,守城指挥毛遂举城投降。

闻讯,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郭亨各以城来归。

闻讯,丙戌永平守将赵彝、郭亮以城来归。

靖难之初,朱棣当时的兵力才多少?即便拿下北平又能看到多少胜算呢?以当时朱棣的处境来说,实在是很难看到胜利的曙光的。